温馨提示: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信息(如产品价格、参数、规格及处理能力等),请联系我们的客服。
187-3313-2385黑钨矿因其性质脆软,在开采与选矿的过程中,极易产生钨细泥(粒度为 - 0.074mm 粒级)。这些钨细泥主要分为原生细泥和次生细泥两类。原生细泥源自选矿厂破碎系统的碎矿和洗矿环节,而次生细泥则是磨矿系统在磨矿过程中产生的。
由于钨细泥的特性,采用传统的重选法对其进行回收面临着诸多挑战,不仅回收难度大,而且回收率较低。因此,如何强化细粒黑钨矿的回收工作,成为了提升钨选矿经济指标的关键所在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细粒级黑钨矿的处理工艺也在持续改进和完善。如今,许多选矿厂纷纷采用重选、磁选、浮选等多种选矿方法相结合的联合工艺流程,使得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都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全摇床流程是指仅使用单一摇床来回收钨细泥的工艺。细泥经过浓缩后,直接进入摇床进行选别,最终获得的精矿即为细泥精矿。这一工艺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可靠,成本相对较低。然而,摇床在处理小于 37μm 的细泥时,几乎无法实现有效回收,这就导致了全摇床工艺所获得的钨精矿回收率普遍偏低,平均仅在 27%至 35%之间。如此低的回收率严重影响了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,因此,目前多数钨矿选厂已不再采用这一工艺。
在黑钨细泥的浮选过程中,捕收剂的选择至关重要。过去,常用的捕收剂包括脂肪酸、膦酸、胂酸等。尽管这些捕收剂在钨细泥的浮选中能取得一定效果,但由于脂肪酸类捕收剂选择性较差,而膦酸、胂酸类捕收剂本身具有毒性,所以它们都未能得到广泛推广。近年来,各种羟肟酸类螯合捕收剂,如水杨羟肟酸、萘羟肟酸、苯甲羟肟酸等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。
分级 - 摇床 - 离心选矿机工艺是将浓缩后的细泥分为 + 0.037mm 和 - 0.037mm 两个粒级。其中,+0.037mm 粒级采用摇床进行回收,-0.037mm 粒级则通过离心选矿机进行选别。该工艺的总回收率可达到 47%至 60%。与全摇床工艺相比,分级 - 摇床 - 离心选矿机工艺加强了对 - 0.037mm 粒级的回收,且操作简便,指标稳定。
此流程是先将细泥集中进行浓缩,然后利用离心机进行预富集操作。接着,对离心机得到的粗精矿进行硫化矿浮选,浮选尾矿再通过摇床进行黑钨矿的富集。该工艺的优势在于,离心机的预选作用能够预先去除大量的脉石矿物,不仅大大减少了后续作业的给矿量,还对细泥起到了脱泥和预富集的作用,从而提高了给矿品位。
黑钨矿具有弱磁性,基于这一特性,可将经过脱杂浓缩的钨细泥先通过强磁粗选,丢弃尾矿。强磁选得到的粗精矿经脱硫浮选后,再使用脂肪酸、羟肟酸、水玻璃等药剂进行精选。采用该工艺可获得品位较高(WO₃≥50%)的细泥精矿,回收率可达 54%至 65%。与全浮选工艺相比,强磁选 - 浮选工艺能够大幅减少药剂用量,具有流程短、操作简单等优点。但其缺点是大部分硫化矿会随着强磁选尾矿被丢弃,因此不适用于处理硫化矿和白钨矿含量较高的矿石。
综上所述,随着对黑钨矿细泥回收工艺的不断探索和创新,各种联合工艺不断涌现,为提高黑钨矿细泥的回收率和精矿品位提供了更多有效的途径,也为钨矿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如果您有钨矿需要选别,欢迎来电咨询。
您可以在下面表格填写您的需求信息,我们的技术与销售人员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。为保证能及时处理您的信息,请务必准确填写您的联系电话!